骑电动车出门遇断梁,杭州小李的“母猪上树”奇遇记
那天杭州下着点小雨,小李照常推着她那辆电动自行车准备去附近超市买菜。说来也怪,刚出家门口还没拐到34幢楼前,她就觉得屁股底下像是被人踹了一脚,“吧唧”一下摔了个结实。趴地上半天才缓过神来,一抬头,车子居然从中间断成两截——踏板那块生生裂开,看得她一愣一愣的。
后来采访时,小李把这辆带“雅迪”标志的电动车拖出来给我们看。接口处铁皮翻卷,还能看到当初喷漆留下的小划痕。这事搁谁身上都够呛,更别提她最近刚被公司裁员,本想靠这破车凑合几个月,现在倒好,人仰马翻不说,腿上的擦伤还一直渗血结痂。
其实,这辆车也算有些年头了,是2022年6月朋友做代驾的时候买的新货,那会儿花了一千多跑单三个月后嫌不赚钱,就转手399元卖给了小李。连牌照都没挂过——据说原主压根懒得去排队办手续。这种二手老款,有没有ABS、定速巡航啥配置根本没人关心,只求能跑能刹住脚。
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后续。有朋友调侃:“你这是段子本人啊,上班迟到路上散架,这画面比‘母猪爬树’还难见!”小李干脆拍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,想着大家图个乐呵,不料浏览量蹭蹭涨,很快竟有人投诉,说内容严重污蔑品牌形象,把视频直接封禁了。
更离谱的是,“雅迪电动车”的官方账号私信道歉,说要派专员处理,让提供车辆信息。但小李并未理会。不久后又收到声明,说所谓断梁是假冒产品,是“套牌”,并甩来质检报告自证清白。一时间真假难辨,小区里停着好几台同款老雅迪,有的身上印着7794开头的一串数字(听修理铺师傅讲,这是早期批次号),可也有不少找不到任何编号。“难道都是假的?”边上的大妈插嘴问。
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瞎编乱造,小李特意录新视频,从铭牌、油漆到钢丝球刮擦全方位展示:铭牌赫然写着“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”,型号和生产年月清清楚楚,全是原装件,没有贴标或改装痕迹。不过找遍全车,就是没有传说中的15位数完整车架号,这也是很多老车型通病。当时国内部分城市对低速电动自行车监管松散,经常出现无证流通现象;像这种没挂牌、批次杂乱的情况,在二手市场其实挺普遍。有一次我在城北旧货市场淘配件,还真碰见一个维修师傅抱怨:“这些早年的国产品牌,不少连说明书都对不上型号。”
打电话问当初卖给自己的朋友,对方微信回复只记得是在实体店买的新,但票据早丢光了。而售后客服则坚持必须提供15位数编号,否则无法登记受理工单,也不给技术鉴定支持。这种僵局下,无论是真品还是假冒,都只能干等厂家的进一步回应。事实上,在某些地方甚至流行一句话:“二手电驴十台九混搭。”意思就是零部件东拼西凑,你想查出处基本无解。
顺便提一句,这类低价转让来的老车型,经常存在养护误区,比如不少人以为链条异响就是正常磨损,其实很可能是内轴偏移或者润滑不到位。我隔壁阿姨去年也是骑类似款式摔倒,把牙盘踩弯,好在只是轻微扭伤。据街坊们议论,现在新出的国标版配置防侧翻结构和自动锁死系统,比起这些“三年前古董”,安全性提升明显,不过价格也水涨船高,新换一台下来怎么也要两三千起步,再加保险费用就更贵咯。
至于现在这辆断成两截的小破驴究竟是不是正品?厂商愿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?目前还没人敢拍胸脯保证答案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如果最终判定为非正规渠道购入,即使有外观铭牌,也很可能因缺乏溯源资料而拒绝赔付或维修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大多数时候只能认栽,要么自费焊接修补,要么直接报废拉走回收站换钱称斤算账,总归是一桩闹心事罢了……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。
股票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