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巡视组来了!”一时间,广东大街小巷都在议论。2024年6月,中央第八巡视组正式进驻广东省,这场为期两个多月的常规巡视,不仅让广州、深圳两地干部绷紧了弦,也让不少市民感慨:“这回又要查出多少‘猫腻’?”有人担心,有人期待,更有人调侃:“你看,那谁最近都不敢迟到了!”但到底什么是政治监督?为何每次巡视都能搅动一池春水?
权威媒体报道显示,此次中央第八巡视组由杨鑫带队,联合广东省委相关部门,对广州市、深圳市开展联动式深度“体检”。杨鑫一句话掷地有声:“旗帜鲜明把‘两个维护’作为根本任务。”说白了,就是要确保党中央的声音传得到位、政策落得下去。巡察可不是走过场,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,把准方向盘,“查偏差、纠问题”,一切以实效为先。
别小看这短短两个半月,据编辑走访发现,从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到公布邮政信箱,这套组合拳打得相当接地气。不少老百姓也乐于参与,“有啥想反映的直接打电话,比以前方便多了。”在社区微信群里,一位阿姨还笑称:“终于轮到我们说话的时候啦!”
其实,每逢这样的高规格政治监督,总会激起不同层面的关注。有基层干部私下吐槽压力山大,“现在连开会都格外认真,再也没人敢摸鱼刷手机。”而普通群众则更关心:这些举措能不能真正解决身边那些老大难问题?毕竟大家最怕的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
不过,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类似经验来看,常规巡察早已不是简单问责那么单调。比如去年某省通过集中督导后,不仅曝光了一批违规案例,还推动了一系列制度创新,让一些顽疾得到有效治理。这种做法像极了给机关单位做年度体检——哪里亚健康就对症下药,该补钙补钙,该刮骨疗毒绝不手软。
值得玩味的是,如今官方越来越重视信息公开和群众参与。从公开联系方式,到主动听取社会意见,无疑增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。一位受访企业主坦言,以前觉得部门离自己很远,现在却觉得投诉建议真能落到实处。“只要事情办得公道,我们就服气。”
当然,要让巡察成果转化成百姓获得感,还需要各级单位自觉认领整改清单,把每个问题落实到底。有网友留言调侃道:“整改通知贴墙上容易,但落实在行动上才算数!”此言虽戏谑,却是一语中的。
不过,也有声音提醒:不能指望一次巡察包治百病。“制度建设还需久久为功,”某法律专家分析认为,“只有形成长效机制,让日常监管成为习惯,各类风险隐患才能逐步消解。”
其实仔细想想,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执行,说到底都是为了服务好人民群众。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,多提建设性意见,那些曾经难啃的硬骨头或许真的没那么难咬动。
采访中,一名年轻公务员直言不讳:“我们压力确实变大,但也更踏实,因为知道背后始终有人盯着我们干事。”她的话,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——既怕被查,又希望环境变好。这种矛盾心理,其实正说明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从未改变。
所以,每一次高规格巡察,都像是一面镜子,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;也是一道催化剂,加速改革步伐。而普通人,则用自己的眼睛见证着变化,用脚步丈量着幸福生活的新高度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你身边的问题真的可以通过一个电话、一封信被关注并解决,你愿意主动发声吗?对于这种越来越接地气的政治监督方式,你怎么看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#热点观察家#
股票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