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8年延安的窑洞里,一位国民党上将竟主动向毛主席"求援"——他带着十万大军被日军围困,却选择了一条连蒋介石都没想到的路:向"死对头"共产党借道。更戏剧性的是,这次会面后,这位蒋介石的"五虎将"竟偷偷给八路军送了百万发子弹和25万枚手榴弹。是什么让一个双手沾过共产党人鲜血的国军将领,最终成了新中国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?
当卫立煌的吉普车碾过延安土路时,这位曾率军"围剿"红军的将领手心冒汗。他刚在山西被日军包了"饺子",此刻却要钻进另一个"虎穴"——延安抗大的标语写着"欢迎卫副司令",可谁知道这是真心还是陷阱?更讽刺的是,就在半年前,他还在蒋介石面前拍胸脯保证"三个月肃清共匪"。现在,他不仅要见毛泽东,还得开口求八路军帮忙突围。
延安的欢迎仪式让卫立煌傻了眼:毛泽东亲自站在黄土坡上等他,抗大学生用破搪瓷缸盛小米饭招待。当他忐忑地问"毛先生不记恨我当年剿共?"时,毛主席指着桌上的《论持久战》手稿说:"卫将军现在读的这本书,字里行间写的都是怎么打日本人。"当晚的文艺演出更绝:一群穿补丁衣服的战士演活报剧,把日军丑态逗得全场大笑。卫立煌突然发现,这些"土八路"的士气,比他装备精良的中央军还高。
回到洛阳后,卫立煌的副官发现长官变了:从前办公室挂蒋介石照片的地方,现在贴着八路军送的山西地图。更蹊跷的是,他批给八路军的军火清单上,居然多了180箱牛肉罐头——当时国民党一个师每月才配给30箱。南京方面很快传来风声:"卫俊如(卫立煌字)通共!"蒋介石的密电"问候"紧随而至,卫立煌却把电报往火盆一扔:"日本人还没打完呢。"
1948年辽沈战役,戏剧性一幕上演:手握30万美械大军的卫立煌,面对蒋介石十二道催战令,硬是蹲在沈阳按兵不动。部下急得跳脚,他慢悠悠说:"当年在延安,毛先生教我'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'。"等解放军完成合围,这位"剿总司令"竟暗中下令:重武器全部入库,不得破坏城市。气得蒋介石在日记里大骂:"卫逆立煌,罪该万死!"
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,卫立煌被特务押上飞往台湾的飞机,中途却借故转道香港"养病"。这个曾让共产党头疼的"剿匪名将",此刻正偷偷给朱德写信:"恳请保护合肥老母。"更魔幻的是,当蒋介石派说客带着金条劝他去台湾时,他指着报纸上新中国成立的新闻说:"我现在只想吃碗延安的小米饭。"
有人说卫立煌是"投机分子",可看看时间线:1938年冒险访延安时共产党还弱得可怜;1949年拒绝赴台时国民党尚有半壁江山。这位"国军虎将"的每次选择,都精准踩在了"逆风局"上。更讽刺的是,当年被他"围剿"的共产党,最后给他的官职比蒋介石给的还高——新中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,这头"蒋家之虎"终究在红旗下了却余生。
当年卫立煌给八路军送子弹算"资敌",现在看却是抗日义举;他辽沈战役消极怠工被蒋介石骂叛徒,却保全了沈阳城百姓。历史是不是总爱开玩笑:那些被骂"通共"的国民党将领,最后怎么都成了人民英雄?您说这到底是"弃暗投明"的必然,还是时势造英雄的偶然?
股票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